關於我

多年來於戲曲雜誌撰寫專欄,累積了不少資料。 出版書籍:1.《烽火梨園》2.《錦繡梨園》3.《粵劇文武生梁漢威》4.《光影尋源 解構 1948-1969 香港電影的繆斯》5.《新艷陽傳奇 - 芳艷芬》6.《萬紫千紅 李麗華》7.《花月總留痕 香港粵劇回眸 1930s - 1970s》8.《今夕是何年 任劍輝的光影留情》9.《萬能旦后鄧碧雲》10.《網紅貓偵探社》11.《Will You Remember Me - 張國榮為你鍾情》12. 《大龍鳳時代 — 麥炳榮、鳳凰女的粵劇因緣》 13. 《紙上戲台 — 1910-2010 粵劇戲橋珍賞》。 電郵: damienhk@yahoo.com

2019年4月28日星期日

白雪仙光影傳情


白雪仙過去獲頒不少榮譽獎項,如1996獲得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2001《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獲頒「終身成就獎」、2004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以及2008白雪仙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生成就奬」。她除了建立仙鳳鳴劇團外,她的電影事業又如何呢﹖

1945年香港和平後,白雪仙隨新聲劇團由澳門返港,發展演藝事業。她在1947年開始參加電影演出,如《火樹銀花》、《晨妻暮嫂》,1948年《黃金世界》、《百子千孫》等。1949年的《連生貴子》是位於鑽石山的大觀片場拍攝的彩色片。這部電影是仙姐主演第一部彩色電影,合作演員有林坤山、大口何、張瑛等。

1950年代初期,電影潮流興起大堆頭製作,甚麼雙生雙旦、三生雙旦等,仙姐因緣際會拍過不少著名演員,如薛覺先、馬師曾、芳艷芬、紅線女、何非凡、新馬師曾、吳楚帆、張瑛、周坤玲、紫羅蓮、張活游、胡楓等。

1951年起任劍輝、白雪仙在電影內開始擔當主角,如《多情孟麗君》、《福至心靈》、《酒樓戲鳳》、《為情顛倒》、《戲迷情人》等。還有19541月公映的《富士山之戀》,是鴻運公司創業作,主角任劍輝、白雪仙、鳳凰女、陳錦棠、梁醒波均是鴻運劇團台柱。五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我在此選出仙姐數部電影和讀者們分享。

《慈母頌》祝慧清

1950年代當紅的女主角,沒有人未曾擔演過母親角色,仙姐亦然。她在《初為人母》、《簷前滴水》、《可憐女》、《芸娘》等電影中飾演母親。另外一種說法,就是當紅女星都要演李我的天空小說。仙姐毫不例外,1956年《慈母頌》就是改編自澳門綠邨電台李我的天空小說。

白雪仙飾祝慧清,由年青演至老年。男主角是張活游,分飾父子。李我粉墨登場飾譚君偉。張活游的童年由阮兆輝演出。仙姐含辛茹苦,教導兒子成材,完成母親的責任。她老年的扮相,頭髮斑白,架上老花鏡,唯肖唯妙。

《霸王妖姬》- 白艷紅

無論法國劇作家薩杜的舞台劇,還是普契尼的歌劇《托斯卡》都影響深遠。1950年白光、嚴俊的經典國語電影《一代妖姬》就是以此為藍本。把意大利背景搬到民國初年,以紅伶挽救革命黨舊情人的故事開始。一對舊戀人繼而受軍閥逼害。紅伶為救情人脫險,無奈委身下嫁軍閥,卻誤中奸計,舊情人無辜被殺。紅伶最後明白真相,決意手刃仇人,在情人靈前殉愛。

1956年聖誕節公映的《霸王妖姬》是光華影業公司創業作,李鐵導演的佳作之一。戲中戲《嫦娥奔月》由唐滌生撰曲,白雪仙和少新權合演吳楚帆飾大反派軍閥盧冠山、白雪仙飾白艶紅、羅劍郎飾王濟民、梅綺飾何蕙蘭。

《霸王妖姬》承襲《一代妖姬》的情節,白雪仙和梅綺都穿上當時影壇流行的小鳳仙裝。吳楚帆擅於演繹反派角色,令一眾演員非常入戲。此片是白雪仙和吳楚帆合作比較特別的一部作品。仙姐的白艷紅,敢作敢為,義薄雲天,是一個令人難忘的角色。

《荔枝記》- 益春

雖然白雪仙在《唐伯虎點秋香》的秋香,令戲迷家傳戶曉。我卻偏愛她在1957年《荔枝記》內的慧婢益春,此片導演吳回撰曲是曲王吳一嘯。改編自潮洲民間故事《陳三與五娘》,越華公司創業六周年紀念作

演員有張活游 (飾陳三)白雪仙(飾益春)梅綺(飾黃五娘)劉克宣(飾林大)李鵬飛(飾黃九郎)。話說黃五娘和婢女益春在元宵節出外遊玩,遇上才子陳三與武舉人林大。五娘鍾情陳三,在益春撮合下,兩人私訂終身。可惜黃父貪慕財勢,迫女兒下嫁林大。益春施計假扮五娘,代替出嫁,讓一對戀人私奔遠走。

仙姐在片內大顯有情有義的慧婢本色,嬌俏聰慧,十分討好。另外,她和張活游在花園內,有一段「搶傘」功架和身段安排,兩人配合十分好看。

《蝶影紅梨記》- 謝素秋

仙姐演出過的風塵女子,有《花都綺夢》的舞女楊玫瑰、《紅拂女私奔》的歌妓紅拂女、《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名妓杜十娘,而最出色傳神的要數《蝶影紅梨記》的詩妓謝素秋。1957年開始,仙鳳鳴劇團的舞台作品被搬上銀幕。如《唐伯虎點秋香》、《帝女花》、《紫釵記》、《三年一哭二郎橋》、《跨鳳乘龍》、《枇杷巷口故人來》、《穿金寶扇》等。要數浪漫經典,首推1959年的《蝶影紅梨記》,此片導演和出品人是李鐵,他的寶鷹影業公司繼《紫釵記》後第二部作品。

神交三載的山東才子趙汝洲和詩妓謝素秋,從未見過一面,在粵劇是大膽嘗試。就像現今的網絡情緣,男女主角未能以真身相見。故事結構佈局奇詭,男女主角,要衝過重重障礙,到結局才能以真面目相會。

白雪仙和任劍輝盡顯哀怨纏綿,特別在《窺醉》、《詠梨》兩場,演出扣人心弦。謝素秋對愛情堅毅不屈,義無反顧。觀眾同情兩人的遭遇,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仙姐在片內的頭飾、服裝都特別設計,巧妙地融入日本珠釵,組合新穎,又不失高貴典雅。尾場《宦遊三錯》,一段以小桃紅襯托的羽扇舞,賞心悅目。

《李後主》- 小周后

19604月上映唐滌生最後一部為任白編撰的電影《妻嬌郎更嬌》,由劉克宣導演。仙姐此後沒有再接拍電影。直到1964年開拍電影《李後主》,任劍輝、白雪仙投資達百萬元,是粵語片罕見大製作。李晨風導演,李兆熊擔任編劇和副導演,另外集合無數人力物力,排除萬難,歷時四年拍攝和製作,是粵語電影至今無人可以突破的驚人紀錄。仙姐對劇本、配樂、服裝、佈景、道具、演員各方面都要求嚴格,事無大小,親自處理,令人佩服仙姐的驚人魄力。

1968年春節《李後主》上映後,一直沒有重映。1989年任劍輝逝世後,《李後主》才作為任白慈善基金會籌款之用。仙姐在籌款特刊中寫道:「《李後主》是任姐和我在電影藝術上最後一次演出,在我倆的藝術生命裡,有特殊意義。它的孕育與成形,也標誌著我倆對粵劇與電影的共同素願的完成。拿出來籌措基金,又具另一重意義。」

《李後主》被重新剪輯和配樂,參加這次計劃的有楚原導演、關錦鵬導演、音樂監製倫永亮、美術設計張叔平、余小峰和香港電台剪接部,及嘉禾片廠工作人員。他們以當代的電影技術,使《李後主》節奏明快了,盡量保留優點和發揮魅力,增加對現代觀眾的吸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