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多年來於戲曲雜誌撰寫專欄,累積了不少資料。 出版書籍:1.《烽火梨園》2.《錦繡梨園》3.《粵劇文武生梁漢威》4.《光影尋源 解構 1948-1969 香港電影的繆斯》5.《新艷陽傳奇 - 芳艷芬》6.《萬紫千紅 李麗華》7.《花月總留痕 香港粵劇回眸 1930s - 1970s》8.《今夕是何年 任劍輝的光影留情》9.《萬能旦后鄧碧雲》10.《網紅貓偵探社》11.《Will You Remember Me - 張國榮為你鍾情》12. 《大龍鳳時代 — 麥炳榮、鳳凰女的粵劇因緣》 13. 《紙上戲台 — 1910-2010 粵劇戲橋珍賞》。 電郵: damienhk@yahoo.com

2019年6月17日星期一

林家聲、李寶瑩《戎馬金戈萬里情》


編劇家潘焯(1921-2003) 1949年到香港,因外甥關係認識了音樂名家盧家熾,並受其鼓勵,撰曲給張月兒、徐柳仙及梁瑛等著名唱家。1956年為中聯影業公司編寫《寶蓮燈》電影劇本,開啟舞台鑼鼓歌唱片之先河;其他電影作品包括《情僧偷到瀟湘館》、《璇宮艷史》、《柳毅傳書》、《一曲琵琶動漢皇》及《雷鳴金鼓戰笳聲》等

1960-70年代,潘焯主要為新馬、大龍鳳、慶紅佳及慶新聲等劇團擔任劇務,粵劇作品包括《近水樓台先得月》、《碧血紅顏望夫歸》、《林沖》、《戎馬金戈萬里情》、《蓋世雙雄霸楚城》、《烽火擎天柱》及《武王伐紂》等

潘焯為林家聲、李寶瑩編過三部劇作,就是《林沖》(1968)、《戎馬金戈萬里情》(1970)和《春風還我宋江山》(1971)。林家聲、李寶瑩的合作,始於1959年的寶鼎,其後的寶聲、家寶等班牌在1960 – 1970年代經常輪流上演。李寶瑩擅唱芳腔,林家聲是薛覺先入室弟子,他們上演的《火網梵宮十四年》、《梁祝恨史》、《王寶釧》、《胡不歸》、《花染狀元紅》、《漢武帝夢會衛夫人》、《香銷十二美人樓》等,大受戲迷歡迎。

19602月的寶鼎劇團,李寶瑩和林家聲上演《梁祝恨史》,因為李寶瑩擅唱芳腔,大受戲迷歡迎。這段合作期間林家聲、李寶瑩灌錄了不少暢銷唱片,如《無情寶劍有情天》、《雷鳴金鼓戰笳聲》、《落霞孤騖》、《樓台會》、《紅葉詩媒》等。

1960年代,國內以楊繼業、佘賽花年青時為題材的戲曲,粵劇有楚岫雲、羅品超的《佘賽花》,上海越劇有《烽火姻緣》。潘焯所編《戎馬金戈萬里情》也是相同題材,編寫成六幕,特別為家寶劇團新編的袍甲奇情迎春喜劇。演員陣容:林家聲(飾楊繼業)、李寶瑩(飾佘賽花)、文千歲(飾楊祿)、任冰兒(飾排雲)、靚次伯(飾楊袞)、新海泉(飾佘洪)、朱少坡(飾崔應龍)、梁漢威(飾孫炎)、鍾振聲(飾孫建)、陸忠玲(飾佘勛)、高麗(飾追月)、龍艷芳(飾太后)

五代時,佘塘關守將佘洪,與麟洲守將楊袞本屬世交。奈何聽奸臣播弄是非而不睦。北遼遂乘他將帥不和,向中原侵犯。佘塘關遭兵困,無法退敵。

唯佘洪不忿求助於楊袞,幸得其女賽花機智,暗中修書予繼業,命侍女排雲往麟洲求助,計請楊家軍解圍。楊袞以國家為重,親自督師馳援,由繼業為先鋒,大破遼兵。佘洪感解圍退敵之恩,出城迎接,二老冰釋前嫌。賽花、繼業本是英雄兒女,惺惺相惜。楊佘兩軍登山狩獵,繼業和賽花互相傾慕,就在二老結盟聯防之餘,割袍為聘,待回京奏請太后賜婚,才成大禮。

奸臣崔應龍通敵賣國,心妒楊佘兩家和好,暗施狡計,替宰相孫建之子為媒,向太后說親。賽花本為太后義女,太后以孫氏世代簪纓,乃招孫炎為乾駙馬。佘洪入宮時,懿旨已下,更無能反抗。崔應龍又以一石二鳥之計,唆擺佘洪約孫楊兩家比武論婚,務使三家再起衝突。佘洪不察而中計,決定比武定親。

賽花得知太后作主許配孫炎,欲訪繼業共謀對策,反被誤會,怨她負情。楊袞回來,說出比武論婚,繼業更憤,不聽賽花勸阻,決與孫炎較量。

比武之日,賽花為免錯配姻緣,先將孫炎打敗,再詐敗予繼業,氣煞孫建。崔應龍又從中挑撥,賽花被騙,誤信繼業殺其父及幼弟佘勛,遂追至七星破廟,卻反被繼業所擒。最後孫建截取崔應龍通敵書信,揭其惡行,真相大白。孫家退讓婚事,楊佘共訂良緣

1988年,林家聲、李寶瑩組成頌榮華劇團,送出的年曆也以《戎馬金戈萬里情》的楊繼業和佘賽花造型出現,以感謝戲迷的愛戴。


多姿多采《蝴蝶夫人》


不同地域,不同組合,不同時空,成就了各種模式的粵劇版《蝴蝶夫人》。隨著年月消逝,劇本的文字已經沒法尋覓,不能比較文本內容。僅餘零星劇照、戲橋,若隱若現《蝴蝶夫人》的雪泥鴻爪。有一點共通的就是改編自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故事,粵劇團在戲服、道具、佈景等等方面都得重新購置,無疑使成本加重,可是劇團卻克服種種困難來演這齣戲。

鳳凰女於1952年前往越南粉墨登場,令她聲名鵲起的嫁粧戲就是《蝴蝶夫人》,連演數十場,大受戲迷歡迎。從劇照上看,鳳凰女穿上越南服飾,應該就不是演日本女子,似是以越南女子的身份作為劇中人物。與鳳凰女配戲的都是越南那邊的演員。

鳳凰女回港後,受到班政家呂楚雲注意,被邀請加入大好彩,和新馬師曾、紅線女、陳錦棠合演《萬惡淫為首》。自此鳳凰女成為長期「二幫王」,多年來效力多個劇團,多演反派戲路。1958年,鳳凰女聯同羅劍郎、任冰兒、劉克宣、何文煥等人再往越南演出。她於演出特刊,都有提起從前在越南演出《蝴蝶夫人》的驕人成績。



紅線女的《蝴蝶夫人》算是留下最多足跡了,找到報章廣告、宣傳劇照,馬師曾、紅線女灌錄過主題曲唱片,還有1986年出版的《紅線女自傳》。真善美第一個戲《蝴蝶夫人》,19531116日首演於新舞台。編劇為吳一嘯、馬師曾,演員:馬師曾 (飾海軍上尉阿尊)、薛覺先 (飾山本子爵)、紅線女 (飾蝴蝶夫人)、歐陽儉 (飾水兵阿積)、鳳凰女 (飾阿尊太太)、許英秀 (飾蝴蝶祖父)

紅線女憶述:「當時我感到搞這個戲,在劇本、表演、舞台美術以及音樂唱腔等方面,都要在我們粵劇原有的基礎上作點突破。要有新的嘗試,也會給予觀眾一個新的面貌。於是,我便專程到日本去,作了為期四十五天的觀察、訪問、學習。」

「我在日本,還拿到不少音樂、舞台美術資料,也特製了演出的頭套,買了舞台應用的日本和服。回到香港後,進一步密鑼緊鼓地投入《蝴蝶夫人》的準備工作:把帶回來的音樂資料交給音樂設計,有意識地把歐洲歌劇的《蝴蝶夫人》的主題曲的旋律,填上我們的主題曲唱詞;把從日本帶回來的環境資料,交給舞台美術設計師,要求他配合我們粵劇《蝴蝶夫人》的演出;再落實這次『真善美劇團』演出的主要演員。馬大哥準備扮演劇中的美國海軍中尉,薛覺先五哥準備扮演劇中同情蝴蝶夫人的日本子爵,我演劇中的蝴蝶夫人一角。」

「《蝴蝶夫人》戲中有一場戲,是劇中主角蝴蝶回憶她小時候和爺爺生活的情景。我們把這點戲事先拍成電影,在舞台上,蝴蝶一邊唱一邊回憶著過去。」 (以上數段引自《紅線女自傳》,1986



還有另一個越南版本《蝴蝶夫人》。195311-12月,任劍輝、白雪仙、梁醒波在越南中國戲院登台,班牌是大金龍,除與當地演員合作,還有已經在越南長期演出的梁素琴、關海山加入。他們的《富士山之戀》在越南受到歡迎,連滿九場,乘勢加推《蝴蝶夫人》。《富士山之戀》是日本服飾的粵劇,可以把服裝、佈置加以利用,再者《蝴蝶夫人》的故事具日本色彩,對觀眾有一定吸引力。

《蝴蝶夫人》的角色分配:任劍輝 (飾海軍中校尊利)、白雪仙 (飾蝴蝶夫人)、梁醒波 (飾海軍中士勒忌)、梁素琴 (飾蝴蝶女僕梅子)、莫啟榮 (飾蝴蝶祖父木鐸)、廖金鷹 (飾山本大雄)、李叮嚀 (飾瑪麗絲)、梁少芬 (飾蝴蝶女兒芬女)

全劇加插小曲三十餘首,並且採取電影手法,一場演出三年時間,遍歷春夏秋冬不同景色。另一場則同時映出貧富相反的境遇。這種新穎處理手法,引起戲迷哄動,任白波的《蝴蝶夫人》掀起了一陣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