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多年來於戲曲雜誌撰寫專欄,累積了不少資料。 出版書籍:1.《烽火梨園》2.《錦繡梨園》3.《粵劇文武生梁漢威》4.《光影尋源 解構 1948-1969 香港電影的繆斯》5.《新艷陽傳奇 - 芳艷芬》6.《萬紫千紅 李麗華》7.《花月總留痕 香港粵劇回眸 1930s - 1970s》8.《今夕是何年 任劍輝的光影留情》9.《萬能旦后鄧碧雲》10.《網紅貓偵探社》11.《Will You Remember Me - 張國榮為你鍾情》12. 《大龍鳳時代 — 麥炳榮、鳳凰女的粵劇因緣》 13. 《紙上戲台 — 1910-2010 粵劇戲橋珍賞》。 電郵: damienhk@yahoo.com

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燕歸人未歸》的前世今生




南海十三郎 (1910 - 1984) 原名江譽鏐,為江孔殷太史之子。筆名有江楓、南海十三郎、小蘭齋主等。性好戲劇,交遊廣闊,知己多為戲曲音樂專家。他曾經為靚少鳳、千里駒的義擎天,編寫《七十二銅城》、《飄泊王孫》、《燕歸人未歸》、《花落春歸去》、《血債血償》等。他和薛覺先更是合作無間,名作有《心聲淚影》、《紅粉金戈》、《秦淮月》、《女兒香》等。他曾經為興中華、玉堂春、新生活、錦添花、勝利年等劇團編劇。1941年,他到曲江進行愛國宣傳,及以戲劇勞軍等工作。又為關德興編寫《節義千秋》、《燕歌行》、《洪宣嬌》等。編劇作品超過百部,是戰前多產作家之一,他的弟子有袁準和唐滌生。



1930年代,第一個版本《燕歸人未歸》是南海十三郎編給義擎天,當年台柱陣容有千里駒、靚少鳳、靚新華、葉弗弱、李艷秋、羅品超,此劇一自公演,大受歡迎。此劇堪稱千里駒、靚少鳳之佳作,他們演得真摯感人,於是乘勢推出《燕歸人未歸》下集,下集則重家庭倫理,延續上集之劇情發展,令戲迷爭相觀看。可惜後來經歷戰亂洗禮,沒有戲班重演《燕歸人未歸》,此劇漸漸失傳。



編劇家潘一帆 (1922 - 1985) 年輕時已醉心粵劇,抗戰時期跟隨任護花往廣西桂林一帶,以志士班形式演出,宣揚愛國抗戰。和平後,跟隨名伶陳艷儂到廣州發展,慢慢學習編寫粵劇。1950 - 60年代,伶人、班政家、音樂家等多喜歡於九龍新新酒店相聚,潘一帆經常在此為他們度戲。



根據名伶文千歲的自傳《千歲演義》憶述,1974年,南海十三郎看好文千歲的前途,把名劇《燕歸人未歸》交給他演出。後來班主何少保籌辦雙班制,要求文千歲把《燕歸人未歸》轉給大龍鳳的麥炳榮、鳳凰女先做,而另外煩請潘一帆把舊戲《嫡庶之間難為母》改編為《征袍還金粉》,讓文千歲、李香琴演出。



潘一帆把十三郎的劇本,重新編度緊湊場口,撰寫新曲,寫成第二個版本《燕歸人未歸》(又名:《雄才偉略振家邦》),再經劉月峰參訂。本來此劇並不是交給大龍鳳,結果還是讓大龍鳳演了,並且成為名劇之一。當年的演員有鳳凰女 (飾白梨香)、麥炳榮 (飾西梁王子魏劍魂)、任冰兒 (飾東齊宮主洪珊瑚)、梁醒波 (飾白志成)、尤聲普 (飾西梁王魏承基)、賽麒麟 (飾東齊王洪紹武)、劉月峰 (飾東齊將軍蔡雄風)



故事說西梁屢遭匈奴侵襲,太子魏劍魂偷襲胡營不果,負傷而逃,被村女白梨香所救,二人兩情相悅成婚。其後西梁王遣劍魂向東齊珊瑚公主求婚,以求合兵抗匈奴。時梨香已懷有身孕。其兄志成向劍魂提議調換身份,望能瞞過東齊公主。梨香與劍魂相約翌年春燕歸來之日重聚。然而公主識破志成身份,堅持劍魂拋棄梨香始能借兵。其後公主私自暗訪梨香,砌詞欺騙,並把她的新生兒子帶走拋棄。東齊將軍蔡雄風奉命除去梨香,幸他輾轉得悉公主奸計,遂轉助梨香並將她帶回東齊,而志成恰巧拾獲梨香的兒子。西梁東齊兩國大破匈奴,劍魂被迫與珊瑚公主成婚。梨香在殿上道出遭公主欺騙夫兒經過,並得公主手下宮女作證。最後梨香、劍魂與愛子一家團圓,公主承認過錯,與將軍結成連理



197513日晚上,南海十三郎於老報人黎民輝陪同下,前往新舞台欣賞《燕歸人未歸》,並且詠詩留念。題為〈大龍鳳燕歸人未歸舊作有感〉:



「少年消瘦上層樓,猶道燕歸作客羞,無恙三河經徙殖,故京九畹拒棲留。

江山大好非吾土,金縷歌殘惦孟優,法曲飄零歸未得,劫灰餘韻拂牢愁。」



近年,國內粵劇團流行一個《燕歸人未歸》的變化版本,又名為《梨花劫後香》。四場戲份和角色分配都相若,但是主題曲《燕歸遲》都沒有在第一場及第三場出現。國內版本以小曲《三疊愁》重新填詞,取代原來的《燕歸遲》。國內版本其他場口的曲詞、說白都和港版有所不同。特別第三場《燕歸》,白梨香的主題曲《燕歸猶未伴郎歸》刪去了,另外蔡雄風欲殺白梨香的戲份,有所加長,兩人多了一些表演程式。


林家聲、李寶瑩開山喜劇《搶新娘》



19681月,家寶劇團首演潘一帆、葉紹德合編《搶錯新娘換錯郎》,後來改名為《搶新娘》,地點位於灣仔修頓球場,演員有林家聲、李寶瑩、靚次伯、梁醒波、陸忠玲、任冰兒、文千歲。



林家聲、李寶瑩的合作,始於1959年的寶鼎,其後在1960 – 1970年代,兩人經常於寶聲、家寶等班牌演出。李寶瑩擅唱芳腔,林家聲是薛覺先入室弟子,他們上演過《火網梵宮十四年》、《王寶釧》、《胡不歸》、《花染狀元紅》、《漢武帝夢會衛夫人》、《香銷十二美人樓》等名劇。以19602月的寶鼎為例,李寶瑩和林家聲上演《梁祝恨史》,因為李寶瑩擅唱芳腔,大受戲迷歡迎。這段合作期林家聲、李寶瑩灌錄了不少暢銷唱片,如《無情寶劍有情天》、《雷鳴金鼓戰笳聲》、《落霞孤騖》、《樓台會》、《紅葉詩媒》等。



1960 - 70年代,粵劇面對場地不足的困擾,可供粵劇演出的戲院相繼減少,導致演出量大減,粵劇逐步走向低潮。因為新建的電影院沒有舞台設備以供粵劇應用,而舊有舞台設備的戲院,又怕減少電影播放場數,而影響收入,很少願意撥出檔期讓粵劇演出。粵劇唯有另謀出路,較有名氣演員會遠赴美加、南洋等地走埠演出,其他演員則爭取於節慶神功戲,或者地區街坊福利會籌辦的棚戲演出。



棚戲雖則沒有戲院的舒適環境,卻更容易接觸普羅大眾,同時也可吸納一些新觀眾。林家聲、李寶瑩演過一些新編劇作,如《林沖》(1968)、《戎馬金戈萬里情》(1970)和《春風還我宋江山》(1971),均在於棚戲首演。由此足以見證前輩演員,在艱難的經營環境下,仍然刻苦堅毅,發奮振作,為藝術生命創下一片天地。



《搶新娘》共分六場,欽差大臣桂承勳返回南通縣,欲為子南屏尋找指腹為婚的姻親,誰知此人已改名余友才,專門放債。桂南屏遊花市遇余潔貞主婢遭楚鐵豪調戲,仗義相救,二人一見鍾情,卻見其父余友才向貧民追數,忿而痛打並逼撕債據作懲戒。余友才見桂承勳父子寒酸,又怒恨南屏責毆,故推翻潔貞指腹姻緣。後來楚鐵豪求親,余友才本欲許醜女潔冰,因貪雙倍綵銀,改配潔貞。



余潔冰向南屏獻媚遭拒,友才卻撞破潔貞與南屏私會,表明須備聘禮與其家產一樣,方能娶潔貞。桂南屏搶先臨門迎親,卻被揭發盜產納聘遭逐。余潔貞被父逼嫁楚鐵豪,遂改扮喜娘,以妹潔冰代嫁,令鐵豪錯搶新娘。可惜最終事敗,眾人遂告官查辦。公堂上,楚鐵豪恃勢逼縣令畢守法判罰桂南屏等人,霸佔潔貞為妻。慶幸桂承勳捧旨到來,嚴責楚鐵豪與余友才,重續指腹婚盟。楚鐵豪、余潔冰則醜女配醜男,皆大歡喜收場



粵劇的喜劇,最常見「爆肚」出現,即是「即興」演出,演員根據演出時的感情,作出與劇本有出入或沒有經綵排的發揮。台上的演員們需要一眼關七,互相配合,務求撞出火花,令到觀眾欣賞,往往亦考驗了演員的功力。






2020年4月3日星期五

唐滌生愛女情深

與《尋找美人魚楊秀瓊》作者潘惠蓮相約,尋訪唐滌生女兒淑珊之墓。
幸好,給我們發現到此墓啦。
我們並不是要打擾前人,而是想影下唐滌生的墨寶。
可能再多十年八年,唐叔的筆跡會被風雨侵蝕而消逝。
從墓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唐叔愛女情深,溢於字裡行間。

唐叔寫道:
痛我邈矣杳矣曠古今其有盡
獨一見以無期惟素幕之飄飄
映泉燈之閃閃音容何在
恍惚難存十七載父女兮永別離
今日汝不哭我兮我哭汝

以唐叔女兒的出生年份,1934來看,
那時唐叔在中山? 在上海?
有關他的傳記,似乎未有肯定答案。
唐叔應該還未來香港,當上薛家姑爺。
這位女兒也不似是鄭孟霞所出。
似謎團一樣。
不過,藉着唐叔的文字來看,他真是愛女情深。
另一方面,世人常說要保育文物,我們要怎樣保育唐叔的書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