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榮華第一屆的組合十分特別,何非凡首度拍白雪仙,而且僅此一次。何非凡由1948 – 1959年,可以說拍盡所有著名花旦,如上海妹、楚岫雲、車秀英、秦小梨、鳳凰女、鄧碧雲、余麗珍、紅線女、芳艷芬、吳君麗等。白雪仙於1954 – 1955,在鴻運、多寶都是和任劍輝拍檔。至於譚倩紅在1955年加入芳艷芬的新艷陽後,首次加盟其他劇團。
1955年12月23日於利舞台首演,演至1956年1月2日,陪伴觀眾由聖誕至新年。本來1月3日還有演出,可惜因仙姐扭傷了足踝,《西廂記》被逼停演。譚倩紅在某次電台訪問,憶述過仙姐是紥腳演出紅娘的,因而傷了足踝。
王實甫《西廂記》的故事,最早來源是唐代文人元稹寫的短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各地戲曲劇種都有上演《西廂記》,京劇四大名旦的荀慧生演出《紅娘》(又名《西廂記》)時,以紅娘為主角,唱遍大江南北,是花旦行當的經典劇碼。
唐代,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一見鍾情。駐軍孫飛虎兵圍普救寺,強索鶯鶯為妻,崔夫人當眾許願:有退兵者以鶯鶯許之。張君瑞修書一封,交予僧惠明送給好友白馬將軍杜確,杜確於是發兵解圍。
解圍後,崔夫人嫌張君瑞貧寒而賴婚,只准他與鶯鶯結為兄妹,刺激之下,張君瑞相思成疾。鶯鶯得知,遣紅娘前往探望。張君瑞請紅娘遞柬,鶯鶯在紅娘撮合下,夜奔西廂探慰張君瑞,兩人月下佳期。崔夫人發覺,拷問紅娘,紅娘據實以告,反詰其失信。崔夫人不得已,但以崔家不招白衣女婿為由,令張君瑞上京應試,乃約他中試後成婚。
唐滌生編劇《西廂記》,全劇分為七場,以利舞台的旋轉舞台來換取場景。角色分配如下:何非凡 (飾張君瑞)、白雪仙 (飾紅娘)、譚倩紅 (飾崔鶯鶯)、半日安 (飾崔夫人)、白龍珠 (飾法師)、蘇少棠 (先飾惠明、後飾鄭恆)、林家聲 (飾歡郎)、英麗梨 (飾荷花)等。
劇本的口白、口古最難寫作,要掌握得宜,又要幫助到情節發展,最能考驗編劇的功力。《西廂記》和唐氏其他中期作品一樣,劇本內沒有大段生旦對唱曲,比較多口白、口古去推動劇情。白雪仙其後在《唐伯虎點秋香》的秋香,《花田八喜》的春蘭,都是慧婢角色,估計與紅娘扮相當接近。
白雪仙的口白乾淨俐落,字字清晰,劇本為她度身訂做,突出了她的優點。所謂「千斤口白四兩唱」,紅娘是劇中關鍵人物,穿梭於崔夫人、鶯鶯、張生之間,紅娘有時語帶譏諷,有時捉弄對方,除了帶出喜劇效果,更表現出各位人物有層次的心理變化。
此劇運用的小曲都較為罕見,如第四場的《悔婚詞》、第五場的《拜月》、第六場的《滿江紅》、第七場《拷紅》的《南島風光》、《懺情恨》等。可惜報章殘破,只看到模糊字樣,有些曲詞完全無法辨認。擅唱的何非凡有主題曲《西廂待月》,報章上寫「另錄」,故而看不到全貌了。
尾場安排的小曲《別離吟》,應該不是現今常用那首《別離吟》。
(君瑞一才起小曲《別離吟》) 張生空搔首,(雜邊內場男音和唱) 張生空搔首,
鶯鶯 (接) 鶯鶯雖憐佑,(衣邊內場女音和唱) 鶯鶯雖憐佑,
君瑞 (接) 一朝悲分手,
鶯鶯 (接) 望相見三年後,(衣邊內場女音和唱) 望相見三年後,
君瑞 (接) 忍把金杯載恨酒,(雜邊內場男音和唱) 忍把金杯載恨酒,
鶯鶯 (接) 繡閣恩愛夢裡酬,
(內場男女音大合唱) 張生空搔首,鶯鶯雖憐佑,一朝悲分手,望相見三年後,忍把金杯載恨酒,繡閣恩愛夢裡酬,
(君瑞、鶯鶯於合唱聲中極悲慘被紅娘、法師漸漸拉開) (夫人頹然坐於椅上) (鄭恆作跪懇夫人狀) (小曲收掘,大雷雨尾聲煞科)
這裡可以看到,唐滌生沒有因循粵劇觀眾的喜好,而安排大團圓結局。何非凡擅演多情角色,如賈寶玉、蘇曼殊、蔣瑞隆、江六雲、司馬相如等,這次張君瑞又是適合他的戲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