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多年來於戲曲雜誌撰寫專欄,累積了不少資料。 出版書籍:1.《烽火梨園》2.《錦繡梨園》3.《粵劇文武生梁漢威》4.《光影尋源 解構 1948-1969 香港電影的繆斯》5.《新艷陽傳奇 - 芳艷芬》6.《萬紫千紅 李麗華》7.《花月總留痕 香港粵劇回眸 1930s - 1970s》8.《今夕是何年 任劍輝的光影留情》9.《萬能旦后鄧碧雲》10.《網紅貓偵探社》11.《Will You Remember Me - 張國榮為你鍾情》12. 《大龍鳳時代 — 麥炳榮、鳳凰女的粵劇因緣》 13. 《紙上戲台 — 1910-2010 粵劇戲橋珍賞》。 電郵: damienhk@yahoo.com

2019年3月31日星期日

唐滌生替金鳳屏寫幾筆


2017年為紀念編劇家唐滌生誕辰百年,年近九十的粵劇名伶白雪仙重演唐滌生名作《蝶影紅梨記》。另外,省港澳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紀念唐滌生活動。唐滌生喜歡為劇中人物繪像,又喜歡在劇團特刊上,抒發己見。他的文章多見於各式劇團特刊。今期為讀者發掘了一篇在金鳳屏特刊上,唐滌生的文章,讓我們多了解有關他創作生涯的點滴。

1952年,唐滌生這位多產作家,停筆半年,沒有創作意慾,原因何在呢。這篇特刊文章自有答案,他寫於1952620日雨後。

唐滌生直接清晰,道出他對當時劇壇的組織現象和班政家不滿。「我記得娛樂之音於六月九日,何澤蒼先生一番對記者的答話像一針見血的剖述出組織現象的不合理,組織不合理很可能影響紅伶的演出情緒和劇作者的心情,譬如天天滿座,班政家還苦着口面 (其實滿座也是虧本的)。劇作者要求佈置配置方面落點本錢,使它合理一點,不能得到班政家同意。」

「諸如此類,除了一味賣低級噱頭求領土完整之外 (其實我未見過以低級噱頭而能保領土完整者,不過是無可奈何時期一種妙想天開而已),一切都是敷衍了之,在抄一部舊戲可以省點戲金,或希望花旦髹五色面或文武生最好能演出三上吊的念頭之下,我便知道無事可幹,我於是擲開了我慣用的筆尖兒,收拾起我的曲紙,停頓了六個月。」可以想像當年流行低級噱頭的劇團,令到粵劇質素普遍下降。唐滌生更希望消除這股拖慢粵劇發展的阻力﹗

唐滌生很高興金鳳屏的成立,他表示單說它的準備工作,已是近十年粵劇壇罕見的新表現。

佈景方面,「金鳳屏已經在六個月前委託全中國第一流舞台佈景設計家王季平先生主理,經王先生嘔心瀝血的繪定三十幢佈景圖則後,再經專家弄出三十幢小模型,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審定時間,才決定了動用超過五萬元的數字去購買材料。分三個廠,第一廠借用在青山道 xx xx號馬平山製醬廠,第二廠是借用油麻地四方街的天后廟義學內,第三廠在南京街十六號金陵建造公司,僱用了永華影業公司的畫工、漆工和雕工,在創定三個月內完成這空前的創舉,使舞台增加現實感,成為全部立體化﹗沒有相當抱負的組織,誰能敢以如此魄力和金錢﹖」如此不惜功本製作,真是創舉。過往的參考資料,很少這樣仔細說明佈景製作的心血,而且僱用國語片商永華的畫工、漆工和雕工,令到製作團隊的實力增強不少。

還有燈光,「一切現用的燈光全部不要,每一盞小平燈及大射燈都重新一釘一鐵的造起來,決不會使每一場戲得不到燈光的補助,更不會使任何一個紅伶為了燈光的不合理而減低他或她的風采。」想不到1952年,燈光對舞台上演員這樣重要,負責劇務的唐滌生,應該得到班主何澤蒼支持,連燈光都進行改革。

至於舞台裝置,「這一裝置是經幾許舞台設計專家日以繼夜的研究和改劃得來的,甚至乎,為了三幅壁畫,而須在敦煌壁畫藝術上用了莫大的功能,這樣落本,這樣雕砌,為的是什麼,無非是增加了舞台的嚴肅性,使你望上去,如見真實的情景,紅伶們是真實的演戲,不是玩着,不是鬧着,不只沒有令你所付出的劵價有所不值,更能使你靜坐四小時,沒有一分一秒是無謂消耗的。」增加舞台的嚴肅性,全心全意去面對觀眾,放諸於今天,也是金科玉律。

演員陣容,「也是挑選得非常合理和嚴格,我認為芳艷芬、任劍輝、白雪仙、麥炳榮、半日安、白龍珠,這幾位紅伶沒有一個不是你們認識的偶像,不只是在梨園有煊赫的名譽,更在梨園有值得歌頌的戲德,這正是一個有抱負的劇團裡應有的戰士,創造粵劇應有光榮的中堅份子﹗」唐滌生提出了重點「戲德」,不欺場,認真地去演活角色,是演員的責任。

成就一台理想大戲,的確是需要群策群力,班政、劇本、音樂、演員、佈景、燈光、舞台裝置等,各方互相配合,這樣才可以產生藝術火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