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

多年來於戲曲雜誌撰寫專欄,累積了不少資料。 出版書籍:1.《烽火梨園》2.《錦繡梨園》3.《粵劇文武生梁漢威》4.《光影尋源 解構 1948-1969 香港電影的繆斯》5.《新艷陽傳奇 - 芳艷芬》6.《萬紫千紅 李麗華》7.《花月總留痕 香港粵劇回眸 1930s - 1970s》8.《今夕是何年 任劍輝的光影留情》9.《萬能旦后鄧碧雲》10.《網紅貓偵探社》11.《Will You Remember Me - 張國榮為你鍾情》12. 《大龍鳳時代 — 麥炳榮、鳳凰女的粵劇因緣》 13. 《紙上戲台 — 1910-2010 粵劇戲橋珍賞》。 電郵: damienhk@yahoo.com

2020年9月12日星期六

文千歲 盧秋萍《唐宮恨史》

 文千歲是粵劇界知名的「靚聲王」,他生於梨園世家,約七歲初踏台板,隨父親參加黃千歲及陳露薇領導的前程劇團。約九歲隨北派師傅竇庭志學習北派武藝,後隨何湘子學藝,並擔任龍虎武師,藝名若游龍。約十三歲以神童姿態參與人之初劇團,藝名小千歲,1963年得曲王吳一嘯改名為文千歲。歷年參加很多粵劇團演出。1976年與梁少芯組成千歲粵劇團 (後易名為富榮華),於美加、澳洲、東南亞及內地演出;及後成立千連芯粵劇團及千連芯青少年粵劇團。

編劇家阮眉於1981年編撰《唐宮恨史》粵曲唱片,首度打開港穗紅伶(文千歲、盧秋萍) 合作之門,此唱片並獲國內「雲雀獎」。後來創作粵劇有《香妃》、《唐宮恨史》、《李仙刺目》、《新梁祝》、《呂布與貂蟬》、《倩女幽魂 聶小倩》等。

19878月,全本粵劇《唐宮恨史》於美孚百麗殿戲院上演。演出單位是廣州粵劇團,正印花旦是盧秋萍,文武生是文千歲,這次演出是穗港紅伶合作之先驅。阮眉的劇本分為六場:() 長生殿、() 貴妃醉酒、() 楊梅爭寵、() 魂斷馬嵬坡、() 平亂班師、() 夢會太真。

盧秋萍於1957年從香港回省學藝,後來考試進入了青訓練班,得到了系統的藝術培訓,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十八歲時,盧秋萍被選進了廣州市青年粵劇團,參加了當時排演的現代戲《白毛女》,擔當女主角喜兒1963年底,周總理到廣州,點名要看現代劇,因而上演《白毛女》,盧秋萍也受到總理的勉勵和讚賞,從此聲名鵲起。她演過的名劇有《李雙雙》、《拷紅》、《春草闖堂》、《南唐李後主》等。

198785日,資深戲曲傳媒朱侶,於《華僑日報》寫下觀後評論〈從廣州粵劇團演出《唐宮恨史》,為粵劇構思艷情戲〉,她說到服裝、佈景、音樂各方面都新穎進步,給人印象深刻,並且出現了粵劇舞台上少見的「吻面戲」。可想而知,這次演出的香艷程度,對當時劇壇做到一定的轟動效果。

《唐宮恨史》述說唐明皇一晚夢遊月殿,眾仙女歌舞歡迎,嫦娥亦現身相見,明皇見嫦娥艷絕人寰,邀約她下凡相會。明皇醒後,將夢中音樂譜下,名為霓裳羽衣曲。楊家有女名玉環,相貌酷肖嫦娥,明皇納之為妃,七夕之夜,兩人在長生殿向天盟誓,願生生世世永為夫婦。邊關胡將安祿山,因一次軍情失利,被押上京聽候朝廷發落,明皇見其英勇不忍殺之,楊妃知他通曉胡族歌舞,要求留他在宮中取樂,並收他為義子。

安祿山逢迎有術,甚得明皇楊妃之歡心。楊妃之兄楊國忠與安祿山不和,奏請明皇將安祿山調往范陽任職。祿山對楊妃早有非份之想,見明皇躭於逸樂,遂勾結史思明起兵作反。唐朝久疏用兵,很快長安便被攻陷,明皇偕楊妃等人倉惶避禍西遷,路過馬嵬坡時,六軍不發,齊呼處死楊妃,明皇為保江山,逼得忍痛將心愛妃子賜以自盡。郭子儀等平定安祿山後,迎明皇回朝,明皇年已漸老,退位讓子登基,唯一念念不忘者唯有楊妃,但已人天永隔,只能尋求在夢中相見而已

此劇多首名曲悅耳動聽,深受戲迷愛戴,令到文千歲、盧秋萍在演藝事業上,另闖高峰,《唐宮恨史》也成為他們的首本戲。1996年,文千歲與太座梁少芯,把《唐宮恨史》再次搬演,並且錄製為光碟,以供後學參考。




3 則留言:

  1. ---並且出現了粵劇舞台上少見的「吻面戲」。可想而知,這次演出的香艷程度,對當時劇壇做到一定的轟動效果---

    '87年首演時我都有睇此劇,但覺盧秋萍身型豐滿、脂香粉膩,頗適合演出揚貴妃一角,而佢亦打破當其時一貫大陸花旦個種硬蹦蹦樣板氣,與生角演對手戲時離行離迾。口語講句,佢夠膽演出挨身挨勢癡纏多情風韻迷人個款,確實幾好睇,好有feel。

    不過,後來佢重臨香江與文千歲續演此劇,兩人演對手戲時已無個種綺麗纏綿軟肉溫馨抱滿懷身段,簡直過度收斂,不再將唐朝宮室開放一面展現,未知是否受到上頭同有關人士壓力所致,觀眾如我看來就約有所失覺得不時味兒之感啦!

    回覆刪除
  2.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
  3. 應該係軟"玉"溫馨抱滿懷。

    回覆刪除